9月13日晚,上海万象城某网红面包店在闭店后,店员将整筐未售出的面包直接丢弃至垃圾袋,静安大悦城的分店也执行了相同的做法。店员回应称,这属于“公司规定”,尽管他们感到浪费,但只能遵守。询问是否会在闭店前对未售出的面包进行打折销售时,店员明确表示不会,并透露当天卖不完的面包会在营业结束后直接销毁。店员还坦言,虽然他们觉得这种做法很浪费,但这就是公司的规定,他们没有选择,只能照做。据了解,这家网红店的面包,其中人气款大奶酥售价20元一个,树莓奶酥叶司售价40元一个。为什么不把这些面包送给需要的人,或者干脆进行打折销售?然而,处理未售食品的方式远比看起来要复杂得多。
在咱们国家,避免浪费食物一直是社会共识。过去的三代人(现在或许是四代人)都生活在较为贫困的时代,对食物极为珍惜。祖辈们对待食物的态度,是许多年轻人没有经历过的,那种珍惜每一粒米、每一块面包的意识根深蒂固。而现代社会,虽然已经实现了温饱甚至过剩,但“避免浪费食物”的观念依然深深扎根在我们的文化里。
其实,我自己也曾经亲眼见过类似的情形。我自己也曾亲眼目睹过类似的情景,至今仍然记忆犹新。有一次,我晚上去麦当劳买餐,是真的因为太饿、太馋了,才在晚上十点过后依然坚持去买麦当劳,但店员告诉我,由于已经接近打烊时间,所有热食都不能卖了,剩下的只能是饮料、甜点之类的商品。然后,我眼睁睁看着店员把货架上剩下的炸薯条、汉堡全部丢进垃圾桶,啪的一声,一盘盘薯条和汉堡被毫不犹豫地丢弃!就在我眼前!那一瞬间,我简直愣住了,完全无法接受。明明剩下的食物只差几分钟就能卖给我,前一分钟还在热乎乎地售卖,后一分钟就被丢掉了!
然而,另一方面,食品安全问题也同样是社会共识。现代法律规定,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必须销毁,过期食品不可以卖给消费者。这一制度的实施,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健康,避免因为过期食物造成食源性疾病。然而,这两者之间的冲突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去避免浪费,但又必须遵守严格的食品安全规定,特别是在快速发展的商业环境中,餐饮和超市等行业不得不面对的两套规则——避免浪费和保障食品安全,往往是不可调和的。
面包作为一种易腐食品,其存放期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原料、制作工艺、包装方式和存储环境等。一般而言,未添加防腐剂的面包在常温下的保质期较短,通常为1-2天。超过保质期的面包可能滋生细菌或霉菌,食用后可能引发食源性疾病。因此,确保面包在合理的时间内售出或处理,对于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而把“面包送给穷人”的做法,虽然看似是一个解决浪费问题的好办法,但实际上其中的问题远比想象中的要多。试试就知道,如果你将这些面包送给街头的流浪者或者需要帮助的人,很可能会出现很多麻烦。首先,如果送出去的面包不再符合最佳食用期,可能会引起健康问题,万一有人因此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商家将很难避免责任。其次,送出去的食品可能会引发一场混乱,比如街头聚集大量人群,场面变得不堪控制,像是一个临时的救灾现场,这无疑会给商家带来很大的压力。另外,即使面包没有引发健康问题,接受面包的人群也可能会变得不满足,或者在得不到食品时产生抱怨,甚至采取一些极端手段,增加商家的运营风险。
另外,很多人认为可以打折处理剩余食品,这样既能减少浪费,又能让顾客得到实惠,但其实也有它的难题。顾客可能会学会怎么掌握折扣的规律,结果非打折时的销量会大幅下降,商家可能还会因此亏损。打折虽然能吸引顾客,但长远来看可能会影响整体收入。
如果把这些未售面包给员工处理,可能会出现更大的问题。慢慢地,员工可能会产生偷拿或者私藏的情况,甚至故意让食物过期后自己拿走,这样不仅会影响商家的收入,还可能损害品牌形象。
处理过期食品的难题不是仅仅靠道德就能解决的,它涉及社会管理、资源调配以及如何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减少浪费的问题。虽然现在的确存在许多天然矛盾,但一些大型企业(如盒马)已经在通过算法优化库存量、精准调配资源来减少浪费。或许,我们可以考虑开设专门的临期食品超市或平台,这不仅能够有效减少食品浪费,还能为那些有需求的人提供更多的选择。这样的超市可以将临近保质期的食品按低价出售,甚至有可能通过严格的管理和再加工,确保食品在安全的前提下得到充分利用。
不过,对于面包店来说我也有个小建议,就是企业在执行报废时,可以人性化一点。比如,不要当着顾客的面把食品倒进垃圾桶,那样看着确实很让人心疼,能换个方式就好了。
网友看法
1、网友杳杳:我没见过哪个免费送食物的店家或者个人有好下场的,之前有个店家免费给大家吃面但是要自带餐具,很多人排队去吃,某老太没带餐具要求老板提供,老板拒绝后老太原地撒泼,重点来了!周围排队的人不乏一些总去吃的人都在帮老太说话并谴责那店家,结局就是不再继续免费送食物[微笑]好心不一定会有好结果
2、网友烤烧饼一半辣一半甜:难以准确判断哪些人是真正需要面包的穷人,可能造成资源错配。一说要花钱买绝对没几个人消费,一旦说免费送,你看坐公交车的那帮大爷大妈们绝对会把队伍排的整整齐齐的!
3、网友石月石日石:做的太多了,少做一些也比浪费好
4、网友空了吹:为了保障商品质量,必须定时销毁就是铁律,毋容置疑。市场价值规律会让商家选择如何产出,销毁仅仅是临时行为,与其他人无关。
5、网友叫个啥名好哪:关键是这些食品还没有过期,这样处理是极大浪费,天地良心都不应该
6、网友清新辰星TV:经营者的做法有其的道理。
7、网友布衣太史:我觉得是不是可以不直接丢进垃圾桶,丢之前拿个袋子套上,实在去垃圾桶里捡的人应该是实在需要的人吧
8、网友素炒栗子:第一次做多了丢掉,后面不就可以少做点了吗?我感觉丢掉面包的是在作秀。
9、网友石话实说:浪费可耻!处理方式太多了 一、“公益捐赠+保质期溯源”模式 二、“折扣销售+明确标识”模式 三、“内部福利+合规处理”模式 四、“环保处理+品牌宣导”模式等等
10、网友清闲的云朵啊:接受面包的人群可能会变得不满足或产生抱怨,增加运营风险。所以应该打包换个地方便宜出售,不能在本店便宜出售,因为一旦有些人感觉那个点会有便宜东西,那么他不会再提前买了,必然到点打折在买,这样也不好[捂脸]
11、网友小溪流158:便宜卖出不好吗?偏偏搞得大众吃不起的价格,没人买才浪费!
12、网友大气晚风D:上学时候课本还讽刺过欧美倒牛奶事件
13、网友小眼镜评实事:别洗白了,说白了还不是资本家怕耽误自己挣钱。他们心里只有钱,哪有什么浪费粮食可耻的想法,哪有什么帮助穷人的想法。眼看着卖不完,最后半小时打折销售不行吗?宁愿扔了也不打折,也不送给穷人,说白了就是资本家的自私,贪婪,傲慢作祟。
14、网友活泼熊猫HMo:食品绝不能随便送人或者送给动物,吃坏了负不起责任
15、网友直率原野KL:本质上是商家打折销售后,赚不到超额利润,和奶商倒牛奶一个样,体现资本主义赚钱逻辑罪恶的一面。拿食品安全说事太牵强。
16、网友蓝蛇:不能送,别看你是好心没赚钱,但是万一吃出问题你该负的责任一点都跑不掉!当然你可以捐了,而且要把所有的事情讲清楚,最好弄个纸质协议,不然好心办坏事,赔的倾家荡产[我想静静]
17、网友天马星空:精打细算
18、网友方生:我个人感觉人类这个生物还是苦日子过少了,将来肯定有一天要遇到那种几乎灭绝的灾难,才能珍稀那些唾手可得的阳光,空气,水和食物。而不是为一些货币,脸面,阶级而高来高去。
19、网友南京庆哥: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的和谐与互助。但老板的动机一定要纯洁,切不可沽名钓誉![ok]
20、网友分享鸭:必须要扔啊,送人会有很大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