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的氢氟酸究竟从何而来

网友发布母亲接受治疗的照片。本文图片来自 南方都市报文 | 熊志近日,杭州52岁女子涂某某在进入闲林中路空地时,不慎接触废弃氢氟酸中毒,送医抢救无效身亡。该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并登上微博热搜。…

网友发布母亲接受治疗的照片。本文图片来自 南方都市报

文 | 熊志

近日,杭州52岁女子涂某某在进入闲林中路空地时,不慎接触废弃氢氟酸中毒,送医抢救无效身亡。该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并登上微博热搜。

9月16日,闲林街道办生态环境工作人员称,事发地准备拆迁,可能系拆迁时翻弄出的废弃化学品,目前周边已排查清理。余杭区环境部门人员称,系女子不慎踩到装有氢氟酸容器,目前仍在调查该容器来源。

走在城市街道上,却意外踩到废弃危化品,最终不幸离世,当事人的遭遇着实是无妄之灾,令人扼腕叹息,也向社会敲响了危化品管理的警钟。

氢氟酸,很多人对这个化学名词可能感觉陌生,事实上它有极强的腐蚀性,有着“化骨水”之称,不仅能造成皮肤和组织的严重损伤,还可导致系统性中毒,杀伤力巨大。根据女子家属发文称,当事人误踩到氢氟酸后,当场便无法行走,后出现心脏衰竭、呼吸停跳等症状,从接触到死亡的时间相当短暂,恰恰印证了氢氟酸的极端危险性。

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危化品的生产、储存、使用、运输、废弃处置,有严格的规范和要求,要置于全流程的监管之下。像氢氟酸这样的高危“毒物”,理应由具备资质的专业机构、人员回收处理,绝不能随意倾倒或丢弃。

此次致命的氢氟酸究竟从何而来?当地街道办初步作了解释,但调查具体源头和相关责任方,是必不可少的。无论结果怎样,都暴露出监管链条中存在明显的漏洞。

根据法律规定,随意丢弃危险化学品,造成严重后果的,可能构成污染环境罪或危害公共安全罪。接下来,相关部门应尽快查明事实,溯源追责,给逝者家属一个交代,也给公众一个明确的回应。

值得警醒的是,此次并非危化品首次闯入普通市民日常生活。此前就有媒体报道,浙江一名环卫工人在清理垃圾时,双手被垃圾中的一瓶强酸化学品腐蚀。类似的惨剧,都指向同一个问题——危险化学品的末端管理存在盲区。

环卫工人的手被腐蚀。

现如今,随着工业发展和城市扩张,各类化学品的使用量持续上升,相应的废弃物也在不断增加。一些企业或个人,可能出于节省成本或管理不善等原因,将危化品偷偷倾倒。而监管的力量毕竟有限,难以覆盖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导致这些“定时炸弹”潜伏,威胁着无辜人群的生命安全。

市民散步被废弃危化品夺去生命,看似小概率事件,但对个体而言,却是百分之百的灾难。

城市治理不能忽视这种“小概率”事件折射出的危化品管理“大问题”。从生产、运输、使用到废弃处置,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不能仅靠事后追责,更需构建起严丝合缝的管理体系。

危化品的管理,是技术问题,更是责任问题,考验着社会治理的精细程度。因此,必须以此次悲剧为深刻警示,排查城市中的风险点,加强对废弃危化品的巡查与清理,加大对非法倾倒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形成有效震慑。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筑牢公共安全的防线。

编辑|甘琼芳

排版|甘琼芳

澎湃评论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网友看法

1、网友赞颂传扬正能量:氢氟酸是一种极其危险的化学品,以下是关于如何识别和避免接触氢氟酸的详细信息: 外观特征和常见存在环境 1. 外观特征           ○ 氢氟酸通常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但工业品可能因含有杂质而呈微黄色。      ○ 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但在低浓度下气味可能不明显。 2. 常见存在环境           ○ 石油化工、氟化学工业(用于生产含氟化合物)。      ○ 金属处理(用于酸洗和去除表面氧化物)。      ○ 电子工业(用于蚀刻和清洗硅片)。      ○ 玻璃加工(用于蚀刻和磨砂)。      ○ 分析化学(用于溶解含硅的样品)。 危险特性 ● 极强的腐蚀性和渗透性:能够穿透皮肤和组织,甚至影响骨骼。 ● 剧毒性:通过氟离子与钙、镁等离子结合,导致低钙血症和低镁血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急救措施 1. 皮肤接触:           ○ 立即脱去所有被污染的衣物。      ○ 用大量流水冲洗至少15-30分钟。      ○ 使用葡萄糖酸钙凝胶涂抹并按摩。      ○ 立即就医。 2. 眼睛接触:           ○ 撑开眼皮,用大量温和的流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30分钟。      ○ 立即就医。 3. 吸入:           ○ 迅速转移至空气新鲜处。      ○ 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吸氧并就医。 4. 误食:           ○ 立即漱口,饮用大量牛奶或含铝的抗酸剂。      ○ 不要催吐,立即就医。 安全防护 ● 个人防护装备(PPE):佩戴特氟龙或氯丁橡胶手套、防化护目镜、面罩、防化服。 ● 储存:使用塑料(如聚乙烯、聚四氟乙烯)容器储存,避免使用玻璃容器。 接触氢氟酸后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并尽快就医,因为其危害具有延迟性和渗透性,可能在接触后数小时才出现严重症状。

2、网友聪明的扑克Nq:我是干电镀的。氢氟酸,氢化钠,氢化钾。此类剧毒物使用或回收都有两三道手续。0.1克就毒死人。而且极易挥发。随地丢弃,一害人性命,二污染环境。此人该枪毙。

3、网友穿着棉袄不洗澡:这是命案,一定要破!给死者讨回公道!

4、网友上进的柳叶zm:使用氢氟酸单位管理不善。上级领导部门监管不够。应该负主要责任。

5、网友萍踪侠隐8267:可以作为刑事案件了

6、网友完美扑克vS:这么剧毒的东西,可以随便乱丢弃的吗?必须要追查到底

7、网友zhb164:想起一句老话: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8、网友喜阳鸿的关注:此事一定要彻查到底,查出源头,查清真相,将潜伏的罪犯揪出来,给社会一个交代。

9、网友小叶19307:关键是谁来负责

10、网友长安夜未央:这真是大问题,这这类危险物品的监管力度太差。针对普通人的宣传教育也太少,总觉得是小概率事件,这才是大问题。

11、网友优雅雪梨ZDF:监控是查不倒的,我家里门锁被人破坏,家里东西被人偷去。家里被放毒。我家里面有监控,门口装了监控。(自已走出走进监控仔仔细细。坏人经过监控就黑屏,或者影影。屋内监控是水波浪。我说大家都不相信。之后我监控视频给装监控师傅看。给移动公司工作人员看才相信。之后把监控折了

12、网友幸运松鼠3j:遇到这样的事第一责任人应该是主管环境的市区领导。而且浙江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这样的事情,更需要追究责任。

13、网友洒脱漂流瓶1U:既然知道剧毒,为什么没有妥善保管,应该追究刑事责任

14、网友草民壹介:这种危险品能随便扔吗?必须追责到底[酷拽]

15、网友许以琳营养师:那地方是露天的,查看卫星监控不是就找到元凶了吗?

16、网友瞬息万变:真是人祸天灾,走在街上,还会遇到这种无妄之灾 面对这样的一个灾害,我们平时如何避免呢? 是不是外出散步也要东张西望?随时避免意外的发生,生活小心谨慎 也是特别奇怪,为什么会有这么严重的,这么强的化学试剂会留在街道路上呢? 危险化学品不是应该有强制的处理措施吗?

17、网友大陆聊天下:可以作为刑事案件了

18、网友热情微风dH:应该别这家单位找出来,赔付这个被害人,同时余杭区政府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只有妥善解决此事,才能不会发生今后的事情!

19、网友朴实远山aT:这根本就不单单是个监管漏洞问题!最主要的责任人是什么人什么单位抛弃的!!还好没把丢到水源里!这样责任可别再像假役苗一样,罚几个钱完事儿!! 闹出来人命就得有人尝命!这叫公平!!!!!

20、网友若水时空:我们如草芥般活在心中向往的世界中,处处提防,不逾雷池一步,然并卵,管理上的疏忽无异定时炸弹,每一条生命都应被尊重,因为我们生活在社会中、体制中。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3045701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7911187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