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一位父亲送女儿上大学时的这波“操作”,引发网络热议。父亲曹先生与18岁的女儿“拉钩”立下约定:每月生活费2000元,但不是一次性转账,而是分四次发放——每月1日、10日、20日各转500元,最后一笔500元则作为“月底全勤奖”发放。而领取“全勤奖”的条件,是女儿每天主动向家里发一条消息——可以是一个标点、一张图片,甚至一段短视频,只要有所联系,都算达成目标。
视频加载中...
有网友认为父母用心良苦,有网友认为一次性给有助养成规划习惯,也有不少网友提出反对,认为“每天联系”显得过于紧张。对此,曹先生告诉记者,女儿性格内向,这是她第一次离家远行,作为父母难免牵挂,“每月2000元只是一个基准,不够随时会补”。如今,“约法三章”已实行几天,女儿不仅每天主动联系,还会分享校园生活的细节:“洗澡要刷卡,洗衣服有洗衣机”“同寝室的室友都很友好”……万一女儿以后忘和家里联系,会真扣生活费吗?曹千红说:“那不会,即便忘记了也会给,不希望给她心理上产生压力……”他还说,武汉距离仙桃不远,争取每月到学校看一次女儿。(九派新闻)
编辑:谷圆圆
网友看法
1、网友铃姐姐:控制欲确实太强了
2、网友快乐书签Q8: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的种种控制是随时知道女儿在外面生活情况。
3、网友红儿:这个办法好[赞]我试试[微笑]
4、网友Kangtaxia:一周一次最合适,省的上半月舒服,后半月吃土[泪奔]
5、网友学妹恐惧症:我上大学的时候本来是一个月2000,后来每个月最后一周都没饭吃,就一周给我打500,2013年
6、网友阿炳:以前不理解,现在懂了
7、网友机智的精灵Np:其实有很多这样的家长。把生活费分好几次给,就是为了和儿女多增加互动和联系。一次性给了,有的孩子一个月都不再给父母发个微信,打个电话的。有时候想想现在的父母也挺悲情了,用金钱做纽带。只为多互动。
8、网友山东人在河北:控制欲好强!我也是做父亲的,我绝不会这样要求孩子!
9、网友听说nì很拽:评价内容里面好多都是家里有矿的,一个月2000都嫌少的!
10、网友每日阅读成长:现在生活费都一个月2000了,想当年我们上大学一个月400块的生活费就不少了,看出物价上涨来了[呲牙]
11、网友中华一丁:作为父亲,我十分理解!没有离开过父母,没有离开过家的孩子,父母是不放心的。打卡一段时间,父母也放心,孩子也逐步成熟了,适应新的环境、新的生活!
12、网友善良青山5x:就该这么做
13、网友奋斗前行:没必要纠结谁对谁错,规则的意义从来不在“标准”,而在“人心”。当事人乐意、愿意照做,俩人事儿都顺心,这就够了。
14、网友聪慧风铃YVp4k:**标题:父亲与女儿的生活费约定:分次发放与每日联系的背后** 近日,湖北仙桃一位父亲曹先生因与女儿达成一份特殊的生活费协议”而走红网络。他决定,每月给18岁上大学的女儿2000元生活费,但并非一次性转账,而是分四次发放:每月1日、10日、20日各转500元,最后一笔500元则作为月底全勤奖”发放。而领取全勤奖”的条件十分简单——女儿每天主动向家里发一条消息,哪怕只是一个标点、一张图片或一段短视频,都算完成约定。 这一做法迅速引发网友热议。有人认为这是父母用心良苦的体现,通过经济激励的方式鼓励孩子与家人保持联系;也有人提出质疑,认为一次性发放生活费更有助于孩子培养独立规划的能力,而每天联系”的要求则显得有些过于紧张,可能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面对外界的不同声音,曹先生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女儿性格内向,这是她第一次离家远行,作为父母难免牵挂。他强调,2000元只是一个基准,如果女儿不够用,随时可以补。目前,这份约法三章”已实行几天,效果显著:女儿不仅每天主动联系,还会分享校园生活的细节,如洗澡要刷卡”洗衣服有洗衣机”同寝室的室友都很友好”等。 当被问及如果女儿忘记联系,是否真的会扣生活费”时,曹先生明确表示:那不会,即便忘记了也会给,不希望给她心理上产生压力。”他还补充说,武汉距离仙桃不远,争取每月到学校看一次女儿。 这一事件与此前大学生活费日结50元一天”的案例相似,都反映了当代家庭在子女独立与父母关爱之间的平衡探索。生活费发放方式虽小,却承载着父母对子女成长的深切关爱与教育智慧。如何在给予孩子足够自由的同时,又能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支持,是每一位家长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曹先生的做法或许并非适用于每个家庭,但其背后蕴含的亲情与智慧,却值得我们深思。
15、网友杰西虎头军师:我家孩子当初出国前也是这么约定每天发个消息报平安,每周视频一下,没有拿钱说事,大一还能隔天群里聊一下,大二见少,大三更少,孩子学习特别忙时候没心情没时间跟家长聊和发信息,我们也理解,放手吧放心吧!
16、网友权义军:天下父母心点赞[祈祷][祈祷][祈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