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德比”迎高温考验

原题:“江苏德比”迎高温考验 苏超迎来“中场思考”时刻本周末,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迎来第六轮鏖战。当40℃高温的热浪撞上6万人呐喊的声浪,本轮赛事必将迎来场内比拼、场外保障的双重考验。…

原题:“江苏德比”迎高温考验 苏超迎来“中场思考”时刻

本周末,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迎来第六轮鏖战。当40℃高温的热浪撞上6万人呐喊的声浪,本轮赛事必将迎来场内比拼、场外保障的双重考验。眼下,赛程行至半程,在比分胜负之外,球场内外正上演更深刻的足球叙事:高温下的坚守、破纪录的热情、城市精神的共鸣,共同构成苏超独有的“中场思考时刻”。

江苏正式出梅后无缝衔接高温,本周末有主场比赛的南京、扬州等地周末气温直逼40℃。7月5日,南京奥体中心开赛时,地表温度预计超35℃,体感堪比“蒸笼”。

除了期待各个主场会给球迷准备的防暑用品外,抢到票的球迷也要拿好这份防暑指南:首先是宽檐帽等防晒设备不可少,虽然比赛在晚上进行,但是进场时太阳还老大呢;其次大家不能带液体进场馆,但是场内是提供饮用水的,呐喊同时别忘记补水;同时折叠扇或小型USB风扇哪怕是一个团扇,也能带来清凉。特别提醒,冰凉贴和止汗膏都可以带,但是大家不要带藿香正气液,可以带藿香正气胶囊和仁丹防中暑。

目前中国国内足球赛事的单场上座记录,正是本周末南京队与苏州队这场比赛的举办场地——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创造的65769人,所以本周末的“江苏德比”将有机会冲击国内足球赛事上座的新纪录。

除了上座必然创造的苏超新高,和可能打破的国内足球纪录,本场比赛场内外的话题度同样拉满。

去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的前身——江苏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对抗赛正是由南京与苏州展开较量,当时苏州队两回合战胜了南京队。除了关于南京能否主场“复仇”,两座城市都承载着江苏足球的重要足迹。

2012年10月20日,南京奥体中心涌入65769名观众,见证江苏舜天与广州恒大的中超“天王山之战”,创下中国职业足球上座率纪录。而见证江苏足球捧起中超“火神杯”的场地,是苏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当然,这对“双子星”的恩怨已超越足球范畴,可我们不妨把视角纯粹回归到足球,一起在周六的南京奥体,见证承载“后江苏队时代”6万人的情感归巢。

本轮轮空的盐城队和将做客徐州的南通队,肯定都希望苏州队能在客场拿分,毕竟如今的苏超榜首争夺已经白热化:南通队携四连胜之势客场挑战三连胜的徐州队,胜者将反超盐城登顶。

常州队能否进球甚至拿分是本轮另一大悬念,压力暂时来到了坐镇主场的淮安队身上。另外,继盐城17岁门将神扑、苏州高二学生寇程77秒闪击破门后,本轮能否再现学生军高光时刻值得期待。

联赛来到半程,作为跟了全程的体育记者也在思考,我们看到了什么?又收获了什么样的启示?

过去的苏超比赛,我们看到了足球回归纯粹本质:无假球、无功利,只有“为城市战斗”的信念。球员抽筋至无法站立仍不退场,球迷为对手鼓掌——这些瞬间重新定义体育精神。

我们还看到了全民足球的觉醒:多个省份已经有了相关计划,更多“苏超”或将出现,国家发改委点名肯定:“群众性赛事需求远超预期”。

还看到了文明新标尺:散场后无垃圾的看台、孩子主动捡拾雨衣的镜头,证明足球亦是公民素养课堂。

可以料想的是,当5号晚的终场哨响时,南京奥体的6万多人将汇成星海,高温下的汗水蒸腾成为城市共同的记忆。当淮安的村支书周一重回工作岗位,当学生球员翻开暑假作业,当苏州游客带走一盒南京盐水鸭——胜负之外,足球正在重塑江苏人对“家乡”二字的感知与骄傲。

这便是苏超的中场启示:最好的比赛,从不止于90分钟。

记者 | 王文欢

来源: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

网友看法

1、网友热心总瓢把子:买1万块大冰放到跑道上给球场降温。

2、网友孤雁南飞:科技现在这么发达了,难道就没办法让球场降温吗?

3、网友涛声依旧233978745:中国足球,从苏超联赛中看到了希望与未来。[祈祷][祈祷][赞][赞][送自己一朵花][送自己一朵花]

4、网友望山居主:一个在南京奥体看球多年的老球迷提醒大家,一定要带上扇子,芭蕉扇、折扇,电子风扇都行,就是那种效果很差的广告扇也比没有强。

5、网友中华甄选:[送自己一朵花][送自己一朵花][送自己一朵花]

6、网友-嗯看丄袮304:南京奥体到底多少座位? 不是说6.5万吗 为什么还超了, 还有这次放了多少票?

7、网友空中游骑兵207:估计五万出头,安全起见不会卖那么多票。

8、网友遇见晴天就爱上晴天:防暑降温,看球

9、网友十一边Pro:80%限售机制,不可能超过6w人

10、网友虛榮心:榕江贵州村超加油!!!

11、网友一心一意松鼠8Y:9点开球得了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3045701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7911187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