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大学是“学费刺客”吗

学费年年涨,民办高校成了最大的提款机。2025年,中国高校迎来了一波久违的学费上涨潮。多地公办本科高校学费上调10%左右,云南、吉林、上海、四川等地相继公布调价方案,一些“双一流”高校的热门专业,每年学费甚至从5000元涨到了7500元。…

学费年年涨,民办高校成了最大的提款机。

2025年,中国高校迎来了一波久违的学费上涨潮。

多地公办本科高校学费上调10%左右,云南、吉林、上海、四川等地相继公布调价方案,一些“双一流”高校的热门专业,每年学费甚至从5000元涨到了7500元。

这一波涨价引发热议,有人担心普通家庭的教育负担会更重,也有人质疑高校是不是在借财政紧张之名变相圈钱。

但如果你仔细翻翻各省公布的招生计划就会发现,真正的“学费刺客”不是985、211,而是那些连名字都记不住的三本、独立学院、中外合作专业。一年三四万的学费、外加住宿费和杂费,4年下来轻松突破十几万。

它们才是这轮教育通胀的隐形主角。

咱们先看一组数据。

根据教育部和各地发改委公布的资料,2025年全国民办本科高校的平均学费达到2.3万元/年,比上一年多了879元,涨幅3.9%。

听起来好像不多,但别急,这是“平均数”,真正的民办院校学费分布是高度“断层式”的。

比如,在广东,很多民办高校的专插本学费都在3.2万到3.8万元之间,最高的突破了4万元/年;在上海、浙江等地的独立学院或转设院校中,部分中外合作项目的学费达到5万元以上,艺术设计类、传媒类甚至接近6万元/年。

要知道,985和211的学费,基本还稳定在每年5000–7000元之间。也就是说,一个“民办本科”的学费是重点大学的五六倍,部分专业甚至超过海外留学的学费水平。

这还不是个别现象,是趋势性的。

以安徽、河南、湖南、江西这些民办高校密集省份为例,过去十年,几乎所有民办高校都不同程度涨过学费,有的累计涨幅接近100%,也就是翻了一倍;一些学校则每两三年涨一次,理由是“师资成本”“设施升级”和“运营压力”。

但问题是,学费涨得这么猛,教学质量跟得上吗?

民办高校的成本压力确实高,它们不像公办学校有财政拨款,建校、运营、聘请老师都得自掏腰包。

所以某种程度上讲,民办高校更像是一门生意。

但这门生意到底有没有提供等价的“产品”?家长每年掏出几万块买来的,是有竞争力的教学和就业,还是“换汤不换药”的课程和一学就废的职业技能?

咱们先说就业率。

民办高校通常公布的就业率都在90%以上,听起来很不错。但要看细账,超高就业“率”的背后,是岗位和薪资,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

大量民办高校毕业生进入的是薪资较低、稳定性较差的公司,比如:房地产销售、客服、教培机构、助理岗、小微企业职员等等。平台小、待遇差、离职跳槽是常态。

根据第三方招聘平台的数据显示,2024年民办本科毕业生的平均起薪为3850元/月,远低于公办本科的4700元,更不要说那些985、211的毕业生起薪都在8000元以上。

而且,这个薪资还包含了“北上广深”这样的高消费城市。扣除房租和生活成本,很多毕业生的月末存款几乎为零,有的还要让父母继续补贴生活费。

而更尴尬的是,社会对“民办文凭”的认知依然偏低。

公务员考试、研究生推免、事业单位招聘、国企入职等环节中,虽然官方文件不歧视民办学历,但现实中仍存在“卡学校、看出身”的隐性门槛。

不少学生为了提升竞争力,只能在毕业后再考研、考编甚至留学,用新的学历去“覆盖”原来的文凭。也就是说,学了四年,花了十几万,最后的结果却是:不得不再花更多的钱,读新的学校,拿新的证书。

这还不是最难的。

因为在高考“二本线”以下,能进的公办本科并不多,尤其是非沿海省份。如果不想去高职、技校,那就只能选一所“看起来还行”的民办本科。

不是性价比高,而是没得选。

原本,教育应该是通往上升的阶梯,但如果你的起点决定了你只能走民办路线,而这条路线又成本高、回报低,那它反而成了一种“资源的再分配”,也就是普通家庭的孩子要花更多钱,去换更差的结果。

更抽象的是,那些年赚百亿的民办大学,没办法帮你脱贫,却在偷摸帮自己致富。

目前中国有10几家大型民办教育集团在港股或A股上市,其中包括中教控股、希望教育、新高教集团等。以中教控股为例,2024年营收超过60亿元,净利润超过12亿,毛利率居然达到了40%以上。

这是个什么水平?

比白酒行业差点,但已经远高于大部分制造业、服务业、甚至互联网企业。

那为什么这么赚钱?

因为“现金流稳、准入门槛低、利润却高的吓人”。学生按年交学费,集团不用压库存、不怕退货,而且大多数学校还建在地价低、成本低的二三线城市,管理上统一标准化,投入产出比那是相当的高。

更重要的是——家长和学生愿意掏钱。

因为这是学历,是入场券,是中产梦的最后一根稻草。

于是一个奇怪的闭环出现了:普通家庭勒紧裤腰带供孩子上民办大学,学校再把这笔钱打包成“资产”上市,资本市场则给出高估值,教育公司赚得那是盆满钵满。

这件事不是大家看不见,而是假装看不见,只有等到学生毕业后才惊奇发现,学历不被认可、工资不够生活、只能被动接受社会大学的二次教育。

当然,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民办大学就是个“骗钱机器”。

一些民办高校确实在努力办学,有些中外合作项目的确有实用价值,也有大量民办教师默默耕耘,输出知识。

但我们也必须承认,它正在成为中国教育中越来越“市场化”的一部分,不是赚多少钱的问题,而是赚钱的逻辑有没有对等地体现在教育回报上。

在学费普涨的2025年,大家都在关注985、211是不是也变贵了,但真正该担心的,是那些被悄悄推向高价赛道的“普通学生”。

他们没有资源、没有名校光环,只能赌一所“听起来还不错”的民办大学。

赌赢了,或许能站稳;赌输了,可能要背上几年的学贷、忍受几十年的苦逼生活、平静地接受社会毒打。

所以说,没有上不起的985,只有看不懂的投入产出比。

此文完。

网友看法

1、网友王德志五莲:这是最后的疯狂了,越来越多的人们会清晰的认识到,想凭学历取得好工作已经不现实了。普通家庭的孩子学习不好就不要卷学历了,去学一门安身立命的技术才是正道。

2、网友寂寞如诗:我在民办学校工作三年,民办学校的学生每期缴学杂费在二万元以上,不包伙食费,一年下来五、六万,希望国家重视民办学校的圈钱现象。民办学校尤其是基础教育方面,是高度专制的,教师没有教学自由,一切要听老板。老板的教育思想往往是极为封建和霸道,从不遵遁教学规律。

3、网友山里的野竹子:今年我有两个侄女高考,一个是历史类,494。一个美术类,476。我给他们报考指导是,民办,中外合作,一律不报,不好找工作的专业一律不报,宁愿报差一点学校的好专业,填完志愿就让她们来深圳打暑假工了。

4、网友游钓江湖:很多家长从一年级开始花十几万各种课外辅导,最后考个民办高中,花十几万,然后再考个民办大学又是十几万,毕业去生产线打螺丝,一辈子赚不出学费钱!

5、网友阴阳平衡风调雨顺:2025年不仅仅是民办大学张学费公办高校包括中国顶尖的双一流大学都在普遍涨学费。复旦大学的文科今年普遍增长30%的学费。华东理工大学的理工科今年普遍增加54%的学费。太原理工大学的理工科今年普遍增长50%的学费。中国人民大学某研究生专业每年增加3.6万学费。据说全国公办高校普遍增长30%的学费。原因非常的直接,教育部拨款大幅度减少。而高效都是钱堆出来的,一旦缺少资金就无法正常运转。

6、网友ipod2009:这些民办学校或公立的普通大学读了也是白白浪费时间和金钱。

7、网友简单柑桔ujQ:民办收费收的贵,师资不敢认同,认识一个高中英语老师,本科学历。去给本科大一的学生代课

8、网友睿虎:孩子19年上的沈阳师范大学,每年学费3500,宿费1000。贵么?非常便宜了!你又成绩不好,你还想上本科,还想学费便宜,凭什么便宜都让你占了?支持民办学费贵,而且希望再贵点,决不能上高中生在混文凭了!

9、网友青涩明月fQQ:民办髙校就业率水份大打折扣!他们采取非常的手段即每位毕业生要领取毕业证必须有就业证明,否则不发证,有的学生出于无奈开个假就业证明来换一本毕业证,这就是民办高校就业率吗?

10、网友风轻云淡277:有需求就会有市场的。个个家长们都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正好滋生了民办和私立学校的温床。

11、网友每日剧影说:民办,不看不知道。前几天帮侄子报学校,吓我一跳。正常的都是16000,还有18000,甚至还有28000的,好家伙,学还上得起吗

12、网友胡里糊涂25:民办费用太贵了!教育、培养一个孩子成本太高,也是年轻人不敢生的原因之一吧

13、网友丁字桥小霸王:12年上大学,二本,学费一年3400,住宿4人间,1000一年,一年给学校4400,四年一共花了不到10万

14、网友泰山日出:是该好好想想,到底是花几十万高价上民办大学混个文凭,还是去学点技术傍身了。

15、网友山南水畔:疯狂过后必然偃旗息鼓。人口减少以及观念转变,民办高校未来必然出现关停潮,只是这几年还能蹦跶蹦跶,普通家庭如果需要掏空积蓄去读民办是没有必要的。

16、网友開心僦好:这么高的学费,是房企都跑去民办了吗[捂脸][捂脸][捂脸][灵光一闪][灵光一闪][灵光一闪]

17、网友Liujun518:中国的很多家长还在受几十年的传统观念,觉得读书就是唯一的出路!所以,不管孩子的是不是学习的料!总会习惯性的花巨额的资金让孩子去读书!最终成绩也不理想!家也是搞得家徒四壁![捂脸]

18、网友gsbsk:教育资本化就是一种失败

19、网友坦荡的小红花xR:民办学校学费高到离谱,好多人都无法上学,选择上大专

20、网友拿来吧冷知识:不仅是大学,民办高中也一样,我们这中考考不上公办的就只能去民办高中,最便宜的民办高中也得一学期一万五,贵的3万多一学期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3045701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7911187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