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卖柠檬水赚254元 景区市场缺口何解

媒体报道,在南京梧桐大道,没有正规便利店,但是这里又是南京著名的景区。于是一个博主发现商机,通过外卖一次性订购数十杯蜜雪冰城柠檬水,利用外卖保温箱搭配冰瓶进行保存,在景区道路摆摊售卖。该博主将原价4元的柠檬水定价为6元出售,半小时便售出20杯,随后又下单补货。…

媒体报道,在南京梧桐大道,没有正规便利店,但是这里又是南京著名的景区。于是一个博主发现商机,通过外卖一次性订购数十杯蜜雪冰城柠檬水,利用外卖保温箱搭配冰瓶进行保存,在景区道路摆摊售卖。

该博主将原价4元的柠檬水定价为6元出售,半小时便售出20杯,随后又下单补货。三个半小时内,该博主累计卖出98杯(含自饮2杯),最终获利254元。这个博主发视频是想反驳有人说他赚不到钱,于是特地出了这个视频。记者搜索发现,在不同时间和地点,也有类似摆摊售卖蜜雪冰城的视频。

从合法性来看,转卖者所售产品为正规渠道购买,未造假、未哄抬物价且未侵害他人权益。真要查处,基本上就是转卖者无营业执照、违反当地针对流动商贩的管理规定等等。至于转卖者摆摊使用“蜜雪冰城”招牌,是为表明产品来源,并非恶意侵犯商标权、抢蜜雪的生意,所以蜜雪很难去告。

蜜雪冰城门店

小小的案例其实折射出国内景区普遍的现状。景区固定店铺由于有上级审批和管理,有各种限制条件,为了盈利回本甚至还要提高附加值,很难提供物美又价廉的商品,比如一元一瓶水之类满足刚需。在此需求缺口之下,游客对高性价比品牌产品存在刚性需求,形成局部市场空白。博主通过外卖引入蜜雪冰城柠檬水,填补了这一缺口。柠檬水原价4元,景区定价6元,溢价50%但仍远低于游客的支付意愿阈值。游客就会为便利性和即时满足支付溢价。

博主利用外卖平台与景区之间的价差和信息不对称,通过跨区域采购(外卖)和本地销售(景区)实现套利。这种套利行为客观上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将商品从供给充足的外卖覆盖区转移到稀缺区域。加上游客若自行外卖需承担等待时间和起送门槛,博主通过批量采购分摊配送成本,降低了整体交易成本。

就和大多数流动摊贩一样,低成本运营是生命线。博主采用轻资产模式,无固定店铺,利用外卖保温箱和冰瓶,边际成本主要为柠檬水进货价和少量时间成本。随着销量上升,单位成本递减,同一时间利润率就能提高。加上一次性订购数十杯可享受外卖配送的规模效应,避免小单配送费过高的问题。

可见,景区因管理限制导致便利店缺失,属于市场供给不足。博主的行为是一种市场化纠正,通过灵活供给缓解了失灵。行政部门在日复一日清理流动摆摊的时候,却忽视了市场不均衡的现实。当游客以6元获得原本需更高价格也无法获得的商品,就会产生额外满足感甚至消费者剩余。至于博主通过差价获取利润,但需承担潜在风险如商品变质、城管干预等,如果生产者还有剩余,那就是对其承担风险和创新的补偿。

发现需求、整合资源、承担风险、实现利润,这是生意本质。对市场缺陷的敏锐捕捉和低交易成本的运营模式,更是企业家品格的来源。若大量模仿者涌入,可能引发景区管理方加强管制,最终导致市场消失。最终,景区管理者可能还是会走向设立小型零售点,直到小摊贩无利可图、自动解散为止。

文|记者 戚耀琪

图|记者 廖梦君

编辑:董鹏程

网友看法

1、网友无存在的风:蜜雪:我又不傻,吃饱了没事去景区给三倍租金?[吃瓜群众]

2、网友挠挠:景区一瓶两块的水买十块你不说,老百姓赚个两块钱你倒是一点不放过!

3、网友心有猛虎CF:双赢啊,商家卖出了水,中间商赚了差价,游客喝到了水

4、网友悟庸居士张显中道:这有什么好稀奇的?不就是“倒爷”嘛,改革开放初期很多人就是靠这个发财的。

5、网友顽强柑桔:卖98杯,进价4块,卖6块,怎么赚了254块?

6、网友维修小师傅:上山买矿泉水10块一瓶该怎么说!是不是也要处罚?

7、网友元气山丘fD:卖瓶装水可以,卖柠檬水就不可以吗?理论上是一样的呀,都是卖别人生产的产品转卖而已呀,就算真的喝出问题来了,也是生产方负责呀

8、网友仙洞艳阳:“3.5小时赚254元” 都可以上新闻,可见现在是有难赚钱啊[捂脸]

9、网友火星陌生人:多赢,商家卖多了,中间商赚钱了,游客喝到了

10、网友紫藤垂影满庭芳:发现商机变成了倒卖,还涉及侵权。厉害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3045701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7911187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