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是有近八十万字的。
《汉书》记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之史,有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全书近八十万字。《汉书》,或称《前汉书》,是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东汉班固所撰,历二十余年,汉建初年间编成。其八表由妹班昭补写,天文志由弟子马续补写。唐颜师古为之作注。与史记、东观汉记并称“三史”,为唐代科举之常科 ,又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
班固还是一个出色的赋作家,他的创作活动主要表现在身体力行地提倡散体大赋上,其代表作《两都赋》,是以都洛、都雍(即长安)为题材的作品中规模宏大、别具特色、成就突出、影响最大的一篇,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直接影响了张衡《二京赋》以及左思《三都赋》的创作,被萧统《文选》列为第一篇。
班固是东汉较早创作五、七言诗的文人,他对这两种新兴诗体持认同态度,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班固很大程度上是以史学家的笔法写五、七言诗,都以叙事为主,写得质实朴素。其五言诗《咏史》,虽“质木无文”,却是现存最早完整的文人五言诗,也是诗歌史上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咏史诗,开启“咏史”这一诗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