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礼是现存最古老的礼书的。
《仪礼》是现存最古老的礼书。《仪礼》是儒家传习最早的一部书。《周礼》和《仪礼》被认为出于孔子。该书形诸文字是在东周时期,但其中所记录的礼仪活动,在成书以前早就有了。是孔子采辑周鲁各国即将失传的礼仪而加以整理记录的。孔子本人就是位礼学大家,《史记》上说孔子从小就好礼,颠沛造次都不忘礼。
古代的仪节很多,曾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的记载。但传到汉代只剩了十七篇,包括冠、婚丧祭、朝聘、射乡五项典礼仪节,由高堂生作为专供士大夫阶层施行的“土礼”传授,称作《礼经》,为“五经”之一。它是一部详细的礼仪制度章程,告诉人们在何种场合下应该穿何种衣服、站或坐在哪个方向或位置,每一步该如何去做等等。
据《仪礼》载,天子、诸侯、大夫、士日常所践行的礼有:士冠礼、士昏礼、士相见礼、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大射礼、聘礼、公食大夫礼、靓礼、士丧礼、丧服、既夕礼等等。我们俗称的“三礼”,是指现存最古的三部礼书,即《仪礼》《礼记》和《周礼》。 《仪礼》是中国先秦时期一部关于礼制、有关社会习俗的总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