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相如是有后代的。
蔺相如58世孙蔺昭宣(公之子,字日朗,四子蔺景后裔)居万载绍溪,蔺昭宣为绍江一世祖,昭宣公11世孙蔺梓生三子,三子蔺青云(字从龙,昭宣公12世孙)元至顺时移居宜春北乡三阳桥,为宜春三阳桥蔺氏支祖。蔺相如(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赵国上卿,赵国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他最重要的有三个事件: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
蔺相如原为宦者令缪贤的舍人。赵惠文王时,秦昭襄王写信给赵王,愿以十五个城池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和氏璧来到秦国,据理力争,机智周旋,终于完璧归赵。公元前279年,秦王与赵王相会于渑池,他随侍赵惠文王,当面斥责强大的秦国,不辱国体,使赵王没有受到屈辱,因其功,任为上卿,居官于廉颇之上。
廉颇居功自恃,不服相如,耻居其下,并扬言要羞辱相如。蔺相如为保持将相和睦,不使外敌有隙可乘,始终回避忍让。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善自谦抑的精神感动了廉颇,于是亲自到蔺相如府上负荆请罪,二人成为刎颈之交。据有限资料和地理因素分析,安阳蔺氏家族式蔺相如第三子嘉之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