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览客户端讯(燕赵都市报纵览新闻记者 卢玉辉 通讯员 王平群)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由于年代久远,很多家谱并不能完整保留下来,成为遗憾。近日,邢台市襄都区豫让桥街道办事处界家屯村民王建国联系记者,说家中存有一份完整的家谱,始修于乾隆年间,记录了王姓家族中人从山西迁徙至邢台的全过程,距今已有239年。
记者在王先生家见到了保存完整的《王氏家谱》,共有四卷,封面写有“光裕堂”,全文用楷书写成,谱中墨书清晰,排列工整,纸张虽有破损,仍保存完整。
《王氏家谱》序言中写道:自大明永乐四年从山西洪同而徙鸳水至今不满四百年(其中的“鸳水”为邢台县的别称)。序言写明修谱的意义——“盖谱之作也,本源明而支脉分,亲疏别而脉络辩,将历代之统绪如星宿之罗列,世世之名次似雁行之灿陈。”序言最后注明:乾隆癸卯年冬。
据王先生介绍,族谱一直是由父亲保管收藏的,自己之前也并没在意,后来闲下来后发现了族谱,觉得有必要再续写下去。“族谱写明了我们村王姓的起源和演变,以及弟兄之间的亲疏远近,对我们这个姓氏来说很有意义。”
王先生说,光裕堂应该是祠堂的意思,修谱的祖先应该是一位文化人,字迹优美。“族谱分为四卷,应该是从祖上分家后分成了四门,每门都有一个族谱记录。”
至于家谱是如何保留下来的,王先生表示并不很清楚,都是他的父亲在保管,现在根据族谱的记载,他已经把村里的王姓谱系整理清楚。“我把族谱上的内容完全誊抄了一遍,不敢再动了,毕竟保存这么多年也不容易,要尽可能减少人为翻动,妥善保存。”王先生说。
网友看法
1、网友手机用户6010223939耕夫子:天下王氏皆出自太原
2、网友滏河之水:请问大明永乐四年是公元多少年?我们家谱记裁是,1404年(永乐二年)邢氏家族由山西洪桐大槐树迁至现邢台市柏乡县常乐村。可我并没有看到过家谱文夲,只是听老人们口传及看到的网上传文。
3、网友热情的清风vb:家谱不仅记载了自己家族演变的历史,说明自己是从何处来,还从一定的角度反映了国家演进的历史。这个资料非常珍贵。 我最近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写了自己的家史,真正有具体内容的是从爷爷开始,往前追溯十代,男人只留下个名字,再往前只传说是从山西洪桐县移民过来的,其它就一无所知。因此,我深且地感受到家谱或家史的重要性。我想,如有时间将自己的家史记载一下,总结一下历史经验,把积极的因素留给后人,是有很大意义的。
4、网友名扬206:我们家族也有,是从燕王扫北以后迁入开始的
5、网友老百姓想讲点:我们王姓在明末清初奉命由山西省和顺县虎峪村迁入今河北省武安邑城村,至今已有二十七世!
6、网友近朱者赤195915647:南和县朱营村朱氏家谱己经距今400多年了,记录完整无缺,己被河北省博物馆收藏
7、网友元气饼干jP:“光裕堂”是该族“堂号”,咋会是祠堂的意思呢?!?
8、网友晋江老乡:字迹工整漂亮,点赞表扬一下。
9、网友我就是个小伙:我姓王,邢台的,92年的就告诉我我是不是从哪过来的
10、网友xtzxm:还有从山西洪桐,山西高老搬下来的,也有几百年啦
11、网友乐天派小鱼94:问我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12、网友凌渡宇哥:这本家谱应该和山西灵石县王家大院的家谱序言有渊源,建议去王家大院追踪
13、网友宁静致远2008:老家也是邢台县的,也是山西省洪洞县迁来的,也姓王[呲牙]
14、网友安逸春风X:我们村的家谱追溯到明朝一有600余年
15、网友Billy145612585:我们家族的力族谱早就超过了200年了
16、网友怀揣梦想的赵老实:俺们家族也有族谱,少说有二三百年了吧,也是从山西迁移过来的
17、网友肥皂泡0615:我们的祖先也在太原,500年前也许是一家哦
18、网友哦git哟v一两分钟:老家是苏家屯,真是近
19、网友王先生很闲:我也姓王我家怎么没家谱
20、网友武汉听雨:这应该是王氏的某一支的族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