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茌平区耿店村种植大棚蔬菜有20多年历史,过去只有60多个“小土棚”,干活的多是50后、60后。
2019年,“90后小夫妻”任召坤、崔广丹夫妇俩回村一个种辣椒,一个卖辣椒,成为地地道道的辣椒专业户,年入50万余元。崔广丹更是成为市场里小有名气的“辣椒经纪人”,每天批发辣椒至少3万斤,“这个只要你肯努力,干这个一天比(打工)干一个月还挣钱。”
如今,耿店村的大棚从60多个发展到700多个,翻了十几倍,在外打工的110多名年轻人全部返乡创业。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以立足“耿店模式”发展、做强“棚二代”品牌为支撑,2021年6月,聊城市乡村实用人才培训学院建成启用。一年来,许许多多的新农人从这里“诞生”,而后奔向更广阔的沃野。

学院成立后,积极对接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等多所科研院校,与200余名各类专家人才达成合作意向。同时,围绕市优质教学资源点,初步形成了涵盖耿店村等全国100余个乡村振兴特色村、红色党性教育基地、素质拓展基地的现场教学版图。

不仅如此,教学课程讲授方面,也是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学院通过现场教学、理论辅导、研讨交流、研学体验等培训方式,精心打造了党性教育专题课程、乡村振兴专题课程、‘耿店模式’专题课程、专业技能专题课程等系列特色课程。经过一年多的发展,这里已成为农村干部、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能力提升的重要平台。
“接下来,我们还将进一步做强‘棚二代’品牌,集聚优势资源,精心组织、规范服务,把乡村实用人才培训学院创建成一流的人才创培基地,凝聚人才振兴的中坚力量。”学院负责人表示。
(来源:闪电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网友看法
1、网友木紫薇LV:沙发
2、网友李溪李溪:建议大家别想了,我老公就是这样想的,来老家包了六个暖棚,反正一季挣一季赔,好的时候是挣的不少,不好的时候赔死,菜钱一天一个价,刮风下雨赶紧去看棚,挣五六十万,你知道要种多少吗,人工又贵,请了工人你就别想挣钱,所以我老公干了一年,瘦的跟个小老头似的。麻利的让他出去打工了。
3、网友刘志永:我们村有个老板花了300万种了100多亩辣椒,一场大雨全没了;农业就是靠天吃饭,真的是太难了
4、网友加油淘气宝:想骗我回家种地是不是?
5、网友魔法溪水QO:坐标山东潍坊青州,以大棚为产业,二百米大棚,年入二三十万,我们这边都是在农村挣钱,在城里买房。
6、网友远古仁:种菜的越来越多,比以前多,为什么我们的菜价越来越贵呢,不符合逻辑啊
7、网友碧水草绿:种辣椒,福建可以哪里学?
8、网友昆玲馨:头几年的哈密瓜都说是新疆产的,今年去聊城厂家看板材路上的三轮摩托车拉的都是哈密瓜!原来都是聊城产的!
9、网友五泄蜂:8090后全部回村就业,是真的吗?
10、网友漂洋过海揍你:没看内容直奔评论区,请问做什么的干一天比在外打工一个月还好,日薪5000吗?
11、网友xz0012011:全国多少行政村?这种情况千分之一有没有?
12、网友奋发菠萝MM:我也想回农村
13、网友进取火车wa:牛皮是吹的,火车是推的,到农村/难
14、网友一意看票:这是个例,那是赶上辣椒价格贵了,要是便宜能赔死,辣椒便宜三四毛,贵的时候三四块能一样吗
15、网友先知后觉218602804:这样好,农村人也不用背井离乡赚钱![赞]
16、网友牧马人SD:蔬菜大棚建好了牛却死了,大家猜猜怎么死的
17、网友Dou思变则通:山东的农业不错的[赞][赞][赞]
18、网友小清清的日常:农业很难得,不容易
19、网友初冬很冷:大棚房容易得风湿病,哪有容易二字
20、网友用户时空漫步:360行,行行出状元